1.安倍内阁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崔天凯指出,安倍内阁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首先是日本的政治制度。在“安倍经济学”中,政治权力作为经济资源配置的基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安倍经济学”强调的是经济“刺激”,即为经济刺激而消费;而所谓的财政“刺激”则强调的是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财政政策要依靠政府债务偿还,并且政府不能完全依赖政府举债;“财政赤字”的根源在于“赤字”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如“安倍经济学”),而是进一步扩大了赤字空间;而“赤字”之外的问题还包括日元贬值、政治腐败、社会不公等问题对日本的负面影响。安倍内阁对此高度重视,采取对策予以应对和扭转。但现在看来效果并不明显。从安倍内阁自身情况来看也是不容乐观的:安倍内阁一年来对一些地方和企业政策推行不力;在经济领域缺乏亮点;社会阶层结构变化不大;内阁干部能力欠缺导致效率低下;国会议员在经济政策上不敢提出大胆提案等。
2.正确看待历史与领土问题,维护中日关系大局
对中日关系而言,要正确看待历史和领土问题,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中日联合声明》指出:“我们不承认和模糊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我们不会接受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事实。”日本右翼分子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再次打开了侵略战争的潘多拉魔盒。中日关系进入新阶段以来,双方围绕历史问题开展了多轮磋商、对话和磋商,签署了一系列重要协议。当前双方正在《中日联合声明》基础上就维护全面战略互惠关系交换意见,达成许多重要共识。这为解决中日关系问题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继续推进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和各领域交流合作文件的签署工作,坚持“正确理解、积极推进”的原则,切实维护好两国世代友好和世代战略互惠关系;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中日方人民负责的态度,深化政治互信;要在此基础上,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要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基础上妥善处理钓鱼岛问题。
3.中日间要加强对话,妥善管控分歧
在近期的一系列负面事件当中,日本媒体还曾以“为钓鱼岛道歉”“制造中日友好气氛”等为标题进行炒作,以影响日方对钓鱼岛的正常管理。从报道看,日方不仅未向中方道歉,还以错误姿态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对钓鱼岛问题的认识:把“主权”等字眼从《旧金山和约》中剔除,直接用“日本自民党内部的纷争”来称呼这一事件。还有一次则是日本防卫大臣河野太郎访华前在京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中国领土不能有其他国家拥有”。但日本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时依然将河野太郎说成是“中国首相”、“日本自民党内部的纷争”。这一事件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两国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的重要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yztougao@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